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我行 > 华商新闻
华商银行:奋楫改革潮头,而立再建新功
 
       1993年,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华商银行肩负历史使命应运而生。
       30年拾级而上,30年传承跨越,作为中国工商银行全资成员、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子公司,华商银行紧跟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双区”建设发展,书写了改革开放最前沿金融创业者的奋进篇章,成为服务改革开放、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百姓生活的重要金融力量。

       应改革而生:紧跟国家战略
       1985年,国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允许外资银行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和海南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拓荒者。
       1993年6月,为了引进商业银行先进经营管理理念,中国工商银行在深圳成立了广东省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华商银行。
       成立之初,依托总部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华商银行实现多项业务“从0到1”的突破。1993年7月,华商银行获批开展外汇调剂业务,随后,经当时的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批准,华商银行在香港美银中心成立离岸部,开办离岸金融业务。1996年,在新加坡成功发行2,200万美元存款证……1993年至1997年,华商银行资产规模从不足5亿元快速增长到近50亿元。
       彼时,华商银行以吸引海外华侨资金为主,为工商各界提供金融和投资咨询服务,主要经营外汇贷款、外汇存款、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离岸业务等。然而,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亚洲金融风暴冲击下,华商银行不得不寻求角色转换,开始转型。
       2001年中国加入WTO 之后,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取消了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地域、客户和业务等限制。2005年8月,华商银行完成股权重组,正式成为中国工商银行全资成员、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子公司,企业性质由中外合资银行变更为外商独资法人银行,开启了新的发展纪元。
       股权重组让华商银行重新焕发生机,2007年3月,华商银行开始经营除中国境内公民以外各类客户的人民币业务;2009年7月,华商银行在深圳外资银行同业中首家获准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2010年3月,华商银行获得全面人民币业务牌照……在中国工商银行的支持下,华商银行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政策环境,持续发挥香港与内地联动作用,积极投身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浪潮中。目前,华商银行本外币业务牌照齐全,是深圳市总部企业和主体信用评级AAA单位,资产规模近1300亿元,是深圳地区首家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人民币大关的外资银行机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外资银行前列。

       因创新而兴:坚持服务实体
       2023年3月14日,在《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创新峰会上,华商银行“华商e保函”凭借线上服务创新的优秀实践,成功入选“2022中国银行业服务创新优秀案例”。据了解,“华商e保函”通过线上化、开放化的方式拓宽了金融服务边界,切实有效为企业减负增效,激发市场活力。该产品系统目前已准入多个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国央企招集采平台,打通了金融服务从政府、央企源头向中小微企业的延伸通道,有效助力智慧政务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
       截至2023年8月底,“华商e保函”已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8.5万户次,覆盖交通运输、建筑、电力、制造等十多个行业,为中小微企业节约保证金超430亿元。而这,正是华商银行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在普惠金融领域,华商银行积极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贯彻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要求,服务重心向中型、优质小型企业下沉,向制造业、服务业与普惠金融转型,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同时,作为中国工商银行扎根在深圳的全资成员企业,华商银行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和深圳市政府政策,主动对接、支持大湾区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不断加大对大湾区建设的金融支持,截至2022年末华商银行在大湾区贷款余额较五年前增长30%。
       在跨境金融领域,华商银行利用联通境内外的优势,率先在深圳外资银行试点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并将跨境支付、融资等多项产品灵活组合,先后推出信用证、跨境汇款结算、NRA账户结算等结算类产品;贸易融资、出口买方信贷、福费廷等融资类产品。2019年华商银行成立了“湾区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可以为湾区跨境客户提供结售汇、跨境汇款、资信证明、资产配置等一系列跨境金融服务,进一步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服务高质量“走出去”“引进来”。同时,华商银行发挥内外联动优势,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例如为港人客户湾区置业提供按揭贷款服务、为在港工作内地人士提供“开薪汇”人民币跨境汇款业务,构建了多样化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在个人金融领域,华商银行近年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认真贯彻集团“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部署,实现了公司、零售业务的协调均衡发展。2015年华商银行正式发行银联标准IC芯片借记卡,共享工商银行渠道资源,完整实现了3A(Anywhere、Anytime、Anyhow)服务。2018年,华商银行成为深圳地区首家开办“商业性住房按揭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外资银行。2019年,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华商银行相继推出手机银行“湾区服务通”功能、“湾区置业贷”产品,精准对接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2021年,华商银行个人贷款规模突破200亿元大关,实现里程碑式的跨越。
       在金融科技领域,华商银行顺应线上化趋势,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围绕场景化、线上化,探索供应链融资、全球支付创新项目、个人电子渠道结售汇等创新业务,高效精准地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个人业务、公司业务实现产品线上化、移动化和智能化,持续为客户带来高品质的服务体验。

       与时代共进:坚守金融为民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到新时代的“先行者”,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责任与守护如萤火如烈焰,照进万千赶路人的梦想,点亮这座城市的万户窗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闪耀在深圳改革发展的时代答卷上,也映照在华商银行前进的道路中。
       瞄准“双碳”目标,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近年来华商银行通过设定绿色信贷专项额度,设置绿色审批通道,建设专业化绿色信贷队伍,启用绿色信贷标识等方式,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积极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力量。据了解,华商银行已向绿色产业发放的绿色贷款,涉及污染防治、清洁能源、自然保护生态修复、自然灾害防控、农村及城市净水项目等多个产业领域。
       勇担社会责任,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华商银行多年来高度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在广西河池、广东河源等地持续开展“对口扶贫”“助学帮困”活动;通过主动引入客户向四川凉山、巴中地区捐款,定向采购多地农副产品,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教育条件,为偏远地区农产品打开新渠道;连续多年与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联合开展公益活动,助力特殊儿童健康,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此外,华商银行充分发挥跨境、跨区域优势,协同母行中国工商银行(亚洲)跨境推介消费扶贫项目,牵线搭桥,为偏远地区潜力项目招商引资,涉及汽车、空港、物流、制造等多个产业。
       用心洞察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对外,华商银行践行“七心一意”文明服务理念,倡导用细心、耐心、用心、真心、贴心、爱心、恒心,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将服务精神向全行各领域延展提升,并获评“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单位”。对内,华商银行不断优化员工队伍,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建立青年员工培养发展机制,赋能青年员工成长,帮助员工实现安居乐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不断提升员工幸福感、归属感和满意度。
       扎实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践行金融为民。华商银行充分发挥营业网点宣传阵地作用,通过强化网点消费者教育宣传区域建设,开展线下特色化金融知识宣教活动,构建教育宣传长效机制;积极参与监管机构组织的“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金融知识普及月”等金融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利用官网“消费者保护”栏目、官微“消保小课堂”、网点LED电子显示屏等线上线下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防范电信诈骗、银行卡、征信、外汇等基础金融知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切实履行教育宣传主体责任。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30年来,华商银行乘改革春风应运而生,与深圳相融共生、相伴成长,在“春天的故事”中演绎了金融创业者精彩的奋进篇章。
       三十年,披荆斩棘、探索不止,三十年,以人为本、砥砺奋进。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光荣的使命在前方召唤,壮阔的征程在脚下铺展。华商银行将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提升专业性,围绕国之所需、民之所盼,发挥华商所能,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筑牢防范金融风险的底线,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以更加稳健、更高质量的发展态势,在三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再次出发,继续朝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特色精品银行”的目标稳步迈进!
【关闭窗口】